激光模组回收技术
1. 拆解技术
◦ 机械拆解:利用自动化拆解设备,如精密机械手臂、自动切割机,对激光模组进行分步拆卸。例如,通过专用夹具固定模组,利用微型铣刀和螺丝刀拆卸外壳、电路板等部件。该方法适合标准化模组,能高效分离大型组件,但对微小精密元件易造成损伤。
◦ 热拆解:采用加热方式软化模组内部的粘接剂、焊料,使组件更易分离。如使用热板加热台,将模组加热至一定温度(通常150 - 300℃),使焊锡熔化,方便取出电子元件。此技术适用于焊接密集的电路板,但高温可能损坏热敏元件,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。
◦ 化学拆解:使用有机溶剂溶解模组中的粘接材料或涂层,如利用二氯甲烷等溶剂溶解环氧树脂封装材料,释放内部元件。化学拆解能无损分离精细元件,但溶剂存在毒性和污染风险,需配套完善的回收处理系统。
2. 材料分离技术
◦ 金属提取技术
◦ 物理分选:利用金属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,如磁性、密度,通过磁选机、涡流分选机分离金属。例如,利用磁选机分离铁磁性金属,利用涡流分选机分离铜、铝等非铁磁性金属。
◦ 湿法冶金:采用酸浸、碱浸等化学溶液溶解金属,再通过沉淀、萃取、电解等工艺提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。如用王水溶解模组中的金、铂等贵金属,通过电解精炼得到高纯度金属。
◦ 火法冶金:将模组中的金属材料高温熔炼,使金属与杂质分离。例如,在高温熔炉中,金属熔化形成合金,非金属杂质形成炉渣浮于表面,从而实现分离。
◦ 非金属材料回收:激光模组中的塑料外壳、光学玻璃等非金属材料,可通过粉碎、清洗、造粒等工艺再生利用。例如,将塑料外壳粉碎后,经清洗去除杂质,再通过挤出机造粒,制成再生塑料颗粒,用于生产新的塑料制品。
3. 元件修复与再制造技术
◦ 激光芯片修复:针对激光模组核心部件——激光芯片,采用化学气相沉积(CVD)、分子束外延(MBE)等技术修复表面缺陷或性能衰减问题。通过重新生长半导体材料层,恢复芯片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。
◦ 电路板修复:利用飞针测试仪检测电路板故障,采用微焊接技术修复断裂的电路线路,或更换损坏的电子元件。对于多层复杂电路板,还可借助X射线检测技术定位内部故障,提高修复成功率。
4. 有害物质处理技术
◦ 重金属处理:激光模组中可能含有的铅、汞、镉等重金属,在回收过程中需进行专门处理。通过化学沉淀法,向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,使其形成难溶性沉淀,然后通过过滤、离心等方法分离;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,实现重金属的富集和去除。
◦ 化学物质处理:对于模组中的溴化阻燃剂、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,采用焚烧、催化氧化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。在焚烧过程中,需控制高温条件和气体停留时间,确保有害物质完全分解,同时配备高效的废气处理系统,去除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。
联系我们👇
微信/电话:13377641657(同VX)香港电话:00852-69536972,期待您的来电,共同开启环保与价值并存的新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