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税区里的“金属归航”:退港废料的环保重生路
深圳湾保税区的集装箱码头,一排满载退港金属废料的集装箱正缓缓开箱。锈迹斑斑的钢筋、断裂的铝制构件、带着油污的铜屑,这些从跨境贸易中退回的“工业弃物”,曾一度面临“无处安放”的困境。如今,它们正踏上一条不一样的环保回收之旅。
“别小看这些废料,里面藏着不少‘宝贝’。”保税区环保回收专员阿明戴着护目镜,正用专业仪器检测废料成分,“退港金属废料很特殊,可能混有不同材质的合金,还有附着的油污、涂料,处理起来得‘精准拆弹’。”他和团队先将废料按材质分类——铜、铝、铁、不锈钢逐一分拣,再用高温高压清洗设备去除表面污染物,全程零化学添加,避免二次污染。
分拣清洗后的金属废料,被送进保税区内的闭环处理车间。这里的设备采用“物理破碎+低温熔炼”技术,没有呛人的废气,只有机器运转的低鸣声。断裂的钢筋被破碎成均匀的钢粒,经过磁选去除杂质后,送入熔炉熔炼成钢锭;铝制废料则在低温环境下重熔,减少金属损耗的同时,避免产生有害气体。“你看这熔炉里的铜屑,”阿明指着通红的炉口,“经过提纯处理后,纯度能达到99.5%以上,完全符合再生金属的使用标准。”
更特别的是,保税区的回收处理全程处于海关监管之下,每一批废料的来源、分类、加工、去向都有电子台账记录,确保“可追溯、可核查”。处理后的再生金属锭,会通过跨境物流送往合规加工厂,变成新的机械零件、建筑材料,甚至是高精度的电子元件。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渣,也会被送往专业危废处理中心,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用于道路路基填充,真正实现“零废弃”。
退港金属废料是跨境贸易的“包袱”,处理不当还会污染环境。如今,在保税区完善的环保回收体系中,这些废料从集装箱中走出,经过分类、清洗、熔炼、提纯,完成了从“弃物”到“资源”的蜕变。这场发生在保税区里的“金属归航”,不仅破解了退港废料的处理难题,更用科技与环保的力量,让每一份金属资源都能循环利用,为跨境贸易的绿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。
微信/电话:13377641657(同VX)香港电话:00852-69536972,期待您的来电,共同开启环保与价值并存的新篇章!
繁體中文
简体中文
English



咨询热线
公司邮箱
地址导航

